一部屬於任何人的愛情魔幻戰爭小說

 

品德教育(二)

科目:品德教育(第二次作業)


一、請對道德的效益主義的主張,提出您的評論。
 ()效益主義的定義:
   1.所謂效益主義,就是以行為產生的整體或全面結果,判定道德的對錯,也就是說,一個行
為在道德上的對或錯,完全決定於其造成結果的好壞。
2.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精確,因為一個行為很難完全不造成不好的結果。因此效益主義比較
精確的定義應該是:一個道德上對的行為,就是在所有可能選擇的行為之中,其結果能產
生最大善或最小惡的行為,若選擇其他的選項,則是道德上錯誤的行為。
 ()對效益主義的評論:
   1.由於效益主義在乎的是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,所以它不重視「誰享受利益?」「誰為這些
利益在承受負擔?」之類的問題,因此,這類思考模式的進一步推論,很可能會將奴隸制
度此類欠缺道德的制度給合理化。
   2.例如,我們如果將所有智商低於80以下的人都當成奴隸,把他們當成牛一樣,成為服務我
    們的工具,不提供他們任何知性的訓練,只重視體能的鍛鍊,使他們的體力達到最大的發
    揮。這樣做的結果有可能培養出具有牛的體力,卻比牛還聰明的「動物」。也許對智商80
    以下的人,這樣的對待方式最能實現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。
   3.然而,這種罔顧人性尊嚴,不把人當人看待的奴隸制度,儘管對社會整體效益的提升有所
    助益,卻顯然違反了一般的道德直覺。由於效益主義的正義只考慮社會整體效益的提升,
    不能嚴肅對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,因此儘管效益主義的理論簡潔明確,但是從正義的角
    度來看,仍然是一個錯誤的理論。


二、台灣要達到審議民主制度的運作,在公民的心靈及民主素養上,尚需加強那些品德教育,請發
  表您的看法。
 ()推理和理性批判能力:
   審議民主強調說理、理性對談,所以推理和理性批判能力是成為一個合格公民所需要的能力,
   因此學校應該教授基本的邏輯課程,內容的設計可以生活化,甚至利用媒體報導政治人物或
   各行業菁英的談話,進行邏輯分析,一方面引導學生對推理產生興趣、增強其推理能力,並
   透過這種推理訓練,養成對不同主張的一種開放胸襟;另方面則鼓勵學生對權威人士的言論
   加以檢驗,養成「被道理說服」而不是「權威的話就是對的」之理性態度。
 ()自主性和相互尊敬:
   1.如果從審議民主的觀點,只教導容忍德行似乎不足以讓公民扮演審議的角色,最直接的理
    由是:審議民主強調不同主張者之間的理性對話,所呈現的就是一種相互尊重對方自主性
    的要求。
   2.在審議民主中,公民任何的政治要求必須提出理由,不能只是陳述其偏好或運用要脅的手
段,並且這些理由是公共的理由,必須能說服不同的族裔或宗教團體。
 ()開放心靈:
   1.自主性強調的是公民具有獨立的心靈,相互尊敬則是要求公民和不同意見者對談,把與談
    的各方視為理性存在者,但是獨立的心靈和願意參與公共對話並不能保證達成審議的理想,
    成功的審議必須要求公民具有開放的心靈,亦即「對真理保持開放的態度」以及「願意傾
    聽他人的聲音」。
   2.但是即使不同的聲音同時出現在公民審議的過程中,似乎還不夠,因為參與者仍然會比較
    輕視身分較低成員的意見。因此,如果要達成審議民主的理想,必須培養公民具有傾聽不
    同聲音的態度,所以,一個運作良好的民主政治,必須開創一個言論自由的文化,而不只
    是法律保障言論自由而已。
 ()公共合理性:
   在審議民主政治中,公民除了具有推理和批判能力之外,所提出來的道理也要合乎一個標準,
   即公共合理性。也就是說,公民在政治的根本問題上能夠向彼此解釋,自己所宣揚和投票支
   持的原則和政策,可以被公共理性的政治價值所支持。在政治議題上養成使用公共理性去論
   證自己的主張、達成說服他人目的的公民,就是具有公共合理性的品德。
 ()積極參與-冷漠是極權主義的種子:
   1.由於政治惡鬥所製造出來的政黨對立、族群仇恨,使得台灣人民對政治趨向兩極化,多數
    人選擇冷漠,而少數人則成為「基本教義派」。對政治人物的不信任、避談政治是當前社會
    最普遍的現象,不論學校或公共場所,只要有人提到政治,大多數的反應會是「不要談這
    個好不好?」。
   2.事實上這樣的結果,只會造成惡性循環。政治人物不能讓人信任,所以對政治冷漠似乎是
    合理的;但是越少人參與政治,未來的政治更不能令人信任,人們就會選擇更加的冷漠。
    因此,任何一個國家的居民都有一個義務,那就是負責地思考法律和公共政策,也就是公
    民參與政的義務。

三、請舉一負面的例子,說明職業倫理道德的重要性。
 ()案例說明:
   200310月,國內著名的理律律師事務所爆發股票盜賣案,該公司的職員劉偉杰將美商寄
   存在理律的聯電股票12萬張盜賣,價值約卅億玖仟萬元。理律發現時,劉偉杰已經早一步
   潛逃出境,理律律師事務所差一點被此事拖垮。
 ()職業倫理道德的重要性:
   1.國內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曾說:「我們公司用人以德為主,才為輔,才德雙全可重用;有德乏
    才,其德可用;有才乏德,其才難用。才雖乏可養成,故寧用乏才,勿用乏德。」
   2.事實上,沒有一個企業主在用人的時候不考慮品德,如果理律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
    先生事先知道劉偉杰的品格,即使劉偉杰的能力再強,他也不敢任用。
   3.不只從事任何職業的人都需要職業道德,任何行業本身雖然處於利益競爭的生存環境,也
    需要講道德。如果把每一個行業當成個人看待,當個人沒有道德會危及人與人之間的合作
    互信,同樣的,任何行業如果沒有道德,也會危及整體社會作為一個合作機制的互信和利
    益。

四、如何落實家庭的品德教育,請舉一些具體作法說明之。
 ()改變扭曲的教育觀念:
   1.「功課好才能當模範生」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,「學業成績好」似乎是教育體系裡唯一的價
    值,這種荒謬、錯誤、一元的觀念,其實就是教育最重的病根。
   2.父母如果真正關心子女的幸福,應該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,不需要用單一的價值觀(學
    業成績)要求孩子。如果父母和學校不能改變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觀念,升學
    主義不可能遏止,教改不可能成功,而孩子也不會快樂。事實上真正決定孩子幸福,而且
    不受先天條件影響的因素並不是學業,而是品格。
 ()改變錯誤的管教方式:
   1.許多疼愛子女的父母,經常勉強孩子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,理由是:「我這樣做是為你好」。
    「打罵」或「這樣做是為你好」的管教方式,大概是中華文化薰陶下的父母最常見的管教
    方式,一個是身體上的高壓,一個是心理上的的高壓,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讓子女能幸福
       的管教方式。
   2.正確的管教方式是講理的,孩子對父母教誨的服從是基於對道理的相信,而不是父母威權
       的外在壓迫。當一個孩子被道理說服時,等於他被自己內心的理性說服,這樣的管教才能
       達到內化的效果。
 ()心中常有別人:
   1.對子女進行道德教育,最忌諱的是喊口號,所以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建立一套自己的家訓,
    以做為品格培養的主軸,碰到任何道德問題,都從這個主軸去推衍和解釋,反覆推敲,加
    深子女的印象,尤其自己要以身作則,這樣才會有說服力。
   2.品德就是一種習慣和氣質傾向,「心中常有別人」如果成為子女的品格,不論將來他們事業
    是否有成、物質是否豐厚,常常會替人設身處地的人,一定會令人喜愛,而這種品格也會

       成為一筆無形的資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