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屬於任何人的愛情魔幻戰爭小說

 

生命教育(一)

科目:生命教育(第一次作業)

一、請從社會生活實踐或生命事件中舉一例(正面或負面的例子均可),說明推動生命教育的重要
性。30%
  生命教育範疇廣大,近年來因社會問題日益嚴重而開始受到重視。法務部矯正署為提升教化成
  效,多方採納矯正教育理念,並將生命教育中「以人為本」及「探討存在意義與價值」的精神
  融入教化工作中,茲以矯正教育為例,說明推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。
 ()矯正機關生命教育之推展:
   法務部於98年實施「經營人本監獄,愛從高牆出發-矯正機關生命教育深耕計畫」,將生命
   教育理念正式納入矯正處遇最核心的一環,希望透過生命教育的推動,協助收容人學習,對
   於生命意義的重新認識與追求。

 ()矯正機關生命教育之內涵與目標:
  1.豐富生命的內涵:輔導收容人認識生命的意義,進而尊重生命、熱愛生命。
  2.建立正向的人生觀:培養收容人正面積極、樂觀進取的價值觀,陶冶健全的人格。
  3.認識自我:輔導收容人認識自我,建立自我信念,進而發展潛能,實現自我。
  4.人際和諧及關懷他人:增進人際關係技巧,學會包容、接納、欣賞別人,能夠與他人、社會
   及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,進而達到修復加害人、被害人及社區三方的良性關係。
 ()矯正機關推展生命教育之成果:
  1.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共同推展「心六輪」活動:
   法務部自100年起,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共同推展「生命教育暨技藝紮根計畫」,藉由
   「心六輪」宣講、種子師資培訓及音樂會等多元文化活動之方式,將正向思維與倫理道德深
   植於收容人心靈,以達到淨化人心、重塑社會和諧之目的。
  2.結合社會資源舉辦多元藝文活動:
   「政府資源有限,民間力量無窮」,為提升收容人教化成效,有效運用社會資源,各矯正機
   構持續與民間團體合作,辦理各項義演及演講活動,期能透過社會資源的溫暖分享,讓收容
   人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。
  3.舉辦創新藝文展演:
   為建立收容人自信和自尊,各矯正機關積極鼓勵收容人藝文創作,並舉辦巡迴矯正藝文聯展,
   已廣獲社會各界熱烈迴響及讚賞。

二、如果有學生或晚輩問你「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何在?」,你會如何回答?請寫出你的回答內容,
並另請說明為什麼你會如此回答的原因。30%
 ()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何在:
   若以心理學的角度而言,生命的價值就是在追求自我的實現;若以社會學的角度而言,生命
   的意義就是將有限的生命奉獻予社會,去創造無限的社會價值。不論以哪一門學科的角度來
   探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其實都是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,尋求真我,利用不斷的學習來提
   升自我的能力,並將人生各種際遇視為提升自我能力的一種機遇,以正向的角度看待自己人
   生中的每一事件,並在事件中成長,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何在,即能得以領悟。
 (二)學生做出上述回答的原因:
   1.學習領域:
    學生在進入空大以前,甚至進入空大之後,所接觸的課程幾乎都是心理學及社會學相關的
    學門,在接觸這些課程之後,對於生命意義與價值這個提問,心中自然就產生了上述「
    追求自我實現」及「創造自我價值」此類的想法。
   2.對於生命的頓悟:
    生命說長,漫漫近百年,說短,就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,要如何在這時光的河流中留住一
    點色彩,其實是一門重要的課題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何在?其實就是在考驗我們,如何在
    生命的詩冊中,留下動人的詩句。把握當下,利用有限度的時間去成就夢想,或許是個好
    方法。

三、社會中屢有所聞假藉宗教信仰進行詐財騙色,或出現不理性的迷信行為,請說明如何使宗教信
仰能在個人的生命教育中發揮正面善的力量。40%
(一)   闡釋宗教信仰之真諦:
從原始時代以來,宗教與社會的關係便係極為密切,彼此有著合為兩利的文化功能,宗教可
以說是維持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之一,神聖性宗教與世俗性的社會有著相互滲透與相互交流
的關係。宗教的本質在於牽引社會氛圍走向善的一面,而非一昧的藉由偶像的崇拜或是意念的執著,來尋求心靈上的依附及滿足。
(二)   宗教本質上的教育功能:
宗教本質上也是一種教育,包含了生命教育、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,甚至也可以是學校教育,
宗教的教育功能可以說是全方位的,更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。宗教的生命教育是著重在
以人作為主體的價值實現,是將神本的信仰導入於人本的生命自覺上。
(三)   體認宗教教育的必要性:
現代人的宗教教育是極為迫切而需要的,即使不是宗教徒也是需要宗教教育的陶冶,理解宗
教神聖體驗的特有內涵,不必以科學理性來排斥宗教,宗教教育是一種還原宗教本來面目的
精神教育,並非用來宣傳宗教神聖領域,宗教教育是要教導人們回到自我心性處去交接與領
悟,也不是靠外在的權威逼迫他人承認宗教的存在。
(四)   宗教倫理與道德實踐:
當宗教倫理作為道德觀念的實踐體系時,必然是延續著人性本善的生命觀,大多數的宗教是
以「善」為最高倫理範疇,以提善抑惡作為信仰者最為根本的義務,宗教的倫理力量就是要
對治人體各種欲望感知的惡,而彰顯出善的神聖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