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屬於任何人的愛情魔幻戰爭小說

 

哲學與人生(一)

科目:哲學與人生(第一次作業)

一、蘇格拉底(Socrates)曾說:「未經檢驗過的人生是不值得活著!」(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!)試反省並說明: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究竟為何?
 ()探尋生命意義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:
   欠缺生活目標的生命,其本身因缺乏意義,而格外顯得茫然毫無目的,做起任何事亦
   會顯得沒有動力。職是之故,尋找生活目的以及探尋生命意義,就成為每個人必經的
   生命歷程,生命倘若沒有確立目標,終日渾渾厄厄,這樣的人生根本就不值得活著。
 ()有目標的人生方能不愄艱困:
   蘇格拉底曾說:「未經檢驗過的人生是不值得活著的!」此處所指的「檢驗」,應係人
   們探尋生命意義的歷程,以及在設定人生目標後自我實現目標的過程。存在主義大師
   維克多.法蘭克(Viktor E.Frankl)曾說:「只要有生存的目的,人們可以忍受任何形式的
   存在方式。」這句話反過來說,也就是指「人們一但欠缺了生命的目標,很快將會被
   現實環境所淹沒」。
 ()自我探索、自我實現以及自我創造才能活出精彩人生:
   人類的生命長則近達百年,短則數十載就得向塵世揮別,究竟要如何在攸攸的歷史長
   河中激起澎湃的浪花?又或者在生命的詩冊中寫下豐富的詩句,就得在既短暫又有限
   的時間裡自我探索、自我實現以及自我創造去完成,絕不是靠著打電玩、看電影、唱
   KTV或是藉由漫罵收入、福利未能機械式平等就能活出有意義的精彩人生。



二、請以柏拉圖的理型論為基礎,舉例說明柏拉圖的藝術觀。
 ()柏拉圖的理型論:
   柏拉圖是古希臘典型的唯心論哲學家,柏拉圖的美學觀是建立於他的「理型論」之基
   礎上,他在《大希庇阿斯》篇中曾經試圖為美下定義,他認為美的事物是個別的,是
   現象,而使那件事物之所以成其為美的那個「美本身」才是美的真正本質。
 ()柏拉圖的藝術觀:
   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中美的事物是多樣的且易變的,個別美的事物不算真正的美,一
   點也不真實,因為事物的美是相對的,這些事物有可能是又美又醜,只有美的理型才
   是真正的美、永恆的美,而人所感受到的美感,是靈魂在迷狂狀態中對於美的理念之
   回憶。



三、請舉例說明「美」、「美感」與「美的事物」這三個概念。
  當我們說:「這幅畫好美、這首音樂聽起來真美、這棟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真美或是這篇文章的文采華美」時,從字面上看,美似乎是我們所形容某件物的共同屬性,究竟「美」是什麼?若要武斷地說「美是一個事物或一種感覺」,其實都不恰當,在西方美學領域中,哲學家及藝術家們都曾試圖為「美」下一個明確的定義,有人從唯心論的角度出發,將美視為因對象所引起的一種愉快的感覺(美感),另外,也有人以唯物的觀點談美,認為的事物就是「美」。這些眾說紛紜的美學理論,迄今難有定論。事實上,美、美感、美的事物是分屬三個不同的概念,以下茲以自然美及藝術美嘗試說明三個概念的差異:
  ()在自然美方面:
    當我們上陽明山賞海芋,看到一片白色的花海時,會不禁讚嘆:「好美的海芋啊!」
    看到白色海芋搖擺於風中的婀娜姿態,令人心神愉悅,這種愉悅的感覺就是「美感」
    海芋的型態與顏色屬性就是「美」,而海芋本身就是「美的事物」
  ()在藝術美方面:
    米勒的名畫《拾穗者》,雖然畫中僅描繪三位農婦緩慢而笨重的移動於田間,低頭彎
    腰拾穗,但米勒強調農婦寬闊結實的體格及從容的動作,並藉著陽光映照的農田襯托
    出三人簡樸而安定的身形,流露一股靜謐的氣氛,令觀賞者感同身受,也感染了畫中
    安詳恬靜的氛圍,這樣的感受即是「美感」的產生,而《拾穗者》的形象屬性(顏色
    、線條、明暗等)就是「美」,觀賞者的美感體驗是因為這幅畫的形象所引發,具體
    存在的這一幅畫則是「美的事物」
  ()結論:
    「美」是事物中能引發人產生美感的形式或形象,而「美感」則是受某事物的形式或
    形象所引發而產生的愉悅感,是一種情感反應,某一形象或形式是令人感覺愉快的事
    物時,我們便稱它為「美的事物」



四、請問「移情作用」和「心理距離」各自為何人所提出?並解釋之。
 ()移情作用:
   1.移情作用的提出者為德國學者李普斯(Lipps)
   2.移情作用的主要內涵:
    李普斯認為,事物本來無所謂的美與醜,之所以有美、醜之別是因為有人的情感注入
    其中,才顯現出美與醜,這說明了美感包含了感情移入的現象。在中國哲學家竹林七
    賢之一的稽康也曾提出「聲無哀樂論」,他以為聲音本身並沒有喜、怒、哀、樂之情,
    是因為人主觀的情感作用,才讓音樂有了悲、喜之別,稽康這樣的看法似乎與李普斯
    的移情作用有一致之處。
 ()心理距離:
   1.心理距離的提出者為英國心理學家布洛(Bullough)
   2.心理距離的主要內涵:
    布洛認為,在審美活動中的確存在這種距離美感之效應,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,
    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,需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;亦即,藝術家和欣賞者皆需
    拋開實用主義的觀點,全神關注於事物本身的形象,藝術要與實際人生維持一種恰如
    其分的陌生化距離,才能成功的創作或欣賞藝術中的美感經驗。



五、請評論約翰.凱吉(John Cage)的作品《433秒》?
 () 約翰.凱吉(John Cage)的《433秒》:
   433秒》堪稱是約翰.凱吉(John Cage)最具代表性、也最具爭議性的作品。這
   首作品的曲名其實就是整首樂曲演出的時間長度,1952年在紐約首演時,由鋼琴家杜
   多(D.Tudor)擔任演奏,這首三個樂章的樂曲,分成:33秒、240秒與120秒等
   3個段落演出,當天的演出情形是杜多上台後將手錶置於鋼琴上,第一段落是鋼琴家
      坐在鋼琴前,靜止不動30秒,打開琴蓋再放下,第二、三段落分別都以與第一段落相
      同的模式演出,其中最大差別僅僅是靜止的時間分別為240秒與120秒,然後
   表演結束。整個演出過程中,最奇特的是杜多坐在鋼琴前不彈一音、不出一語。
 ()評論:
   1.聽眾不再是單純的聽眾:
     在傳統的音樂會中,聽眾總是安靜地在觀眾席上等待舞台上演奏家的演出,無論是鋼
   琴獨奏或是交響樂團合奏,聽眾的聽覺和視覺一定會從舞台上接收到某種確定的音樂,
   但這首《433秒》的演出卻是靜默無聲的。事實上,凱吉把音樂的演奏留給了聽眾
   ,在緘默的433秒中,可能有聽眾不安的竊竊私語聲、咳嗽聲、手錶滴答聲、場外
   的噪音等非預期的「環境音樂」。在此,聽眾與周遭環境可能發出的聲響都成了表演者
   之一,聽眾不再如往昔般被動的接收音樂,而是有主動參與的權力。在這部作品中,
   我們體驗到音樂也可以是「無聲」加上「其他的聲音」,至於「其他的聲音」是什麼並
   無所謂。
   2.演出者和聽眾必須擺脫傳統音樂理論的束縛:
   對凱吉而言,音樂是人類生活的片段或生活的環境,樂音與噪音皆是「音」,不必受傳
   統音樂理論中和諧與不和諧音、有調性與無調性的範圍所束縛,樂曲不一定要有確定
   性的音高、音長、音色、力度、速度以及曲式等音樂要素,演奏者可以隨意詮釋或即
   興演奏,甚至欣賞者也可以參與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