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屬於任何人的愛情魔幻戰爭小說

 

性別關係(一)

科目:性別關係(第一次作業)

一、試以自己的性別分析在成長過程中,如何受到媒體文化和同儕壓力影響,而形成你目前的性別
意識。
 ()媒體文化對性別意識的影響:
   1.每天充斥在我們眼前的視聽媒體,如電視節目、報紙廣告、電視廣告、偶像劇、雜誌、小
說、流行音樂等訊息,形塑性別意識的力量是相當驚人的。
   2.根據學者吳知賢針對兒童卡通節目的研究發現,這些節目在性別關係上幾乎充滿著性別刻
    核印象。比如,節目內容忽略了女性經驗,多以男性為決策者;女性大多扮演照顧者、關
    懷他人的角色,男性則是關心社會、救援者的角色;在職業權力階級方面,主管大多是男
    性,女性多為部屬,這些節目內容都在形塑兒童們對於性別在社會角色上的刻板印象。

 ()同儕壓力對性別意識的影響:
   1.男生從小到大,向同儕學習,展現男子氣概的行為不勝枚舉,例如抽菸、喝酒、說髒話、
    逞兇鬥狠、打電玩等等皆是。男子性的形塑過程,來自同儕的「他律性」,發揮很大的影響
力。
   2.男性,尤其是青春期的男性,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,那就是許多性別象徵的行為發展
    是受到同儕的影響。特別是在國中時期,男性的同儕團體會要求團體成員不能有女性化的
    動作,比如說喝水拿杯子不能翹起小指頭;說話時不能比出蓮花指的手勢;說話的腔調不
    能太柔性;不能跟女生群體過於接近等等。等於說要抑制女性化的動作,另一方面則要展
    現出「剛強」的行為。

二、男性與女性心中對「家」的想像可能有哪些差異?形成這些差異的原因為何?
 ()男性與女性對「家」的認知差異:
   1.家對男性而言,是休息與再生產的地方;對女性而言卻是工作與家務勞動生產的地方。
   2.家對男性而言,代表著物理的居所以及歸屬感,但對於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,卻帶有
父權控制的感受。
   3.研究發現,家內空間安排呈現「男尊女卑」的空間控制感,住在夫家的已婚婦女,喪失了
    對於家的親密感。
 ()造成認知差異的原因:
   1.「家」意味著一個彼此勞動支持、經濟互助的保障共同體,但是對於已婚的女性而言,在
    家中經常扮演著無給勞動的當然承擔者。但同時這些家務勞動,因為多半無法獲得應有的
    報酬,經常被視為「不事生產」。
   2.「家」除了是上述的居住單位以及經濟單位之外,也是一個總合個人心理、社會、文化的
    情感單位。女性主義者認為,家不僅意味著親密感的歸屬與揉合鄉愁的存在感,家亦被建
    構為一個「愛與宰制」的責任文化系統。
   3.妻子以及母親這個角色阻礙了女性的自由,婚姻體制將戀人間自由付出的情感,都轉化成
    強制性的責任,女性認為,她們是以自由去換取快樂的。

三、試以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,舉出你所見三個學校性別教育的問題加以分析,並提出看法。
 ()充滿性別歧視的教科書:
   1.1980年代,受到西方女性主義與教育社會學的影響,台灣學者也開始檢視教科書中的性別
    意識型態。研究指出,各級學校教科書的內容充滿對女性的偏見,通常以性別刻板印象、
    忽視女性、違反事實等方式出現於課文、插圖、照片、活動設計與教師手冊中。
   2.例如,婦女新知基金會於1988年檢視國小到高中的教科書,發現課本內出現的男女性比例
    相當懸殊。這些教材中的男性人物角色居多,從帝王將相到科學家、文學家、藝術家等,
    女性則侷限於母親、妻子等角色,而且教科書中的插圖清晰傳遞了「女主內、男主外」、公
    民權為男性專享等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僵化的性別分工。
 ()性別不平等的教學方式:
   1.師生互動是另一項可能直接影響學生教育參與的因素。研究顯示,學校教師不論男女都傾
    向於對男生期望較高,在課堂上也與男學生互動較多,這都可能影響男女學生的自我期待
    與學習成就。
   2.學校日常生活中,經常也以性別來劃分各種規定與活動。例如,編學號、排隊、分配座位、
    出公差,乃至於班級幹部的選拔指派(如女性常擔任學藝或總務,男生擔任體育股長)。以
    性別作為分類依據,會加強學生對於生理性別與性別角色的認同,而限制了學生的選擇與
    學習機會。
 ()校國規範裡的性別偏見:
   1.學校中的日常生活規範,也就是德育,更充滿了以性別為基礎的行為規範,例如服儀規定,
    而尤以對中學生的頭髮與服裝的管理最為嚴格。學校要求服儀必須整齊劃一,強調「學生
    就要有學生的樣子」,服儀是否符合校規,也被學校拿來判斷學生的好壞。
   2.然而,成人對於青少年身體的不安與疑慮,可能更是沒有說出來的原因。學校制服男女有
    別,正以強化男女差異;而制服通常不美觀、不合身、不舒適,正好遮住發育中的身體性
    徵。此外,許多學校也設置了限制男女同學交往互動的校規,在在顯示學校對於青少年的
    身體與性的焦慮。

四、在你的親朋好友中,是否有家事分工很平等的家庭?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得到?
  論及家事分工的平等性,學生的家庭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最好例子,為什麼學生的家庭能做到平
  等的家事分工呢?其實理由相當簡單,分述如下:
 ()雙薪家庭:
   由於學生夫妻兩人都是上班族,所以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推托家務勞動的參與。
 ()薪資收入相當:
   由於夫妻倆人的薪資收入相當,所以沒有任何一方可以主張自己比較辛苦而減少從事家務工
作。
 ()女性主義資訊的吸收:
   80年代以後,女性主義抬頭,並透過各種管道倡導女權,以及女權運動下對女性採取實質
   賦權的作為,新一代的男性大都懂得與另一半互相擔負家務。
 ()家庭文化背景:
   由於學生的家庭並非係傳統父權宰制的家庭,所以從小母親就灌輸學生,必須與家中的女性
   成員共同負擔家務,從小做家事做慣了的學生,現在自己組織了家庭,也就不可能會成為父
權主義的附議者。
 ()維繫健全家庭的信念:
   要維繫一個健全的家庭,每一位成員都少不了要付出相當的心力與勞力,既然有了維繫健全
   家庭的信念,當然就不會去拒絕家事的平均分配。